17721297036

021-66980567

银康客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银康机构>上海虹口区银康老年公寓>银康故事>最新发布

银康口述历史: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2022-03-11 17:04:15

920

银康口述历史——“那年,那事,那人”群体社区记忆项目,从2013年开启,一年一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期。



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与其他历史文献对比,口述历史能让所有人都有发声的机会。群体口述历史通过不同人对同一时期的记忆,让历史得到更加全面的补充、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相。同时,一年一会的群体口述历史为的是让银康的长者能共同回忆属于他们的时代,让他们重寻往日的美好,我们通过视频、音频、照片以及文字的形式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对于他们和后辈都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本期策划《银康口述历史·难忘时刻》,与大家分享长者们令人难忘、感动至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本篇内容摘自银康口述历史第七期。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开篇:汪院长分享“八大样板戏”


今天把我们银康的老邻居请到这里来,我来介绍一下,一个是吕增源老师,今年80岁了,他是我们银康最早的志愿者,我们表示欢迎。银康二楼志愿者有展示墙,所有外面挂的装饰照片都是他拍的。他原来是摄影家协会的,在银康筹备的时候吕老师就来了,他是银康的第一号志愿者。


听说第七期口述历史开展,他积极说要参加,所以我们叫增智汇源,志愿者要出智慧。今天讲口述历史,就给我们送蜜梨来了,所以今天人比较多。给大家介绍一下,过玲老师,原来是我的学生,现在在教育电视台工作。这是邹老师,她是“老三届”的,帮我们一起讲故事做记录。这两位都是认识的,星期五的书法志愿者潘建华老师、党员活动志愿者张霞敏老师,后面几期的口述历史由她们担任主持。


9.jpg


今天大家不要紧张,我们不像外面拍故事会,我们叫群体口述历史“嘎讪胡”,但是要稍微准备一点,要动动脑筋,讲点好听的东西、讲真实的事情。我们银康第一期、第二期的海报都在这个房间里,现在是第七期。每年暑假,许多老人都曾经坐到这里来讲过故事,这些讲出来的故事就变成历史,我们整理出来变成书,一人一本,给他们的小孩也看看。这个当中我刚才拿了几张照片,实际上还有很多照片,这个老伯伯是参加第二期,住在709,原来是和平饭店敲爵士鼓的,上海第一鼓是“老法师”,隔壁视听室有个爵士鼓就是他捐赠的,前两年他要教我们,教我们小青年这个鼓是怎么敲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今天开讲,我们有个规则:我手上的这个铃铛,是2005年去俄罗斯买。那么每位长者讲话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一般讲5分钟,5分钟一到,我就摇铃铛提示一下,所以大家讲的故事要比较简单。之前发的请柬大家拿出来看看,今天讲“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一本书”全都可以说,年轻时候的文化、书、诗歌都可以讲。


0.jpg


先由我来讲5分钟,讲我喜欢的歌。记得我小时候,最有印象的时候是住在祥德路的花园洋房,那时文化大革命还没开始,我父母亲都是双职工,晚上经常要出去开会学习。我那时四、五岁,都是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教我的。第一首教我的歌是“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旋律很好听,大家都喜欢唱,都要唱,“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那时晚上也没有空调,大热天,大家邻居在一起乘凉唱歌。我那个时候就是跟着哼哼,也不会写,因为还没读书。这个旋律很好听,一首歌就伴随我们度过幼年。


后来到了1966年,有一天晚上我妈妈回来,把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叫过来,说今天学了一个戏。当时我们只会唱歌,什么叫戏,不懂,也不会。就记得我妈妈拿出她的工作手册,上面抄写了“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词,开头是“我家的表叔”,我觉得好有趣,怎么我家的表叔也可以唱。


我妈妈有一颗文艺的心,我们家四个孩子都学乐器。两个男孩一人一把二胡。我妹妹学柳琴,我学月琴。妈妈喜欢文艺,她自己没办法学,然后就把这个梦放在我们身上了。我学月琴,妈妈把我拖到一个京剧世家的家里,他的大儿子就是弹月琴,弹得非常非常好。所以我的第一首教的月琴就是革命现代进行曲《红灯记》里面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我是1967年读的一年级,文革之前是“洪湖水浪打浪”,我们小时候是和“八大样板戏”一起长大的,第一首歌就是《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长大后有很多歌,比如电影《地雷战》中的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当时广播电台里都是合唱,唱的都是进行曲,这是个女生独唱特别抒情好听“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太阳照得咱心里亮哎……”还有一首歌是《英雄赞歌》,那时我们小女生有军帽就去照相馆照相,崇拜军人。


我今年6月14号去了欧洲参加歌剧之旅。我们去了德国的德累斯顿博物馆,我们一早我们十几个人排队去了以后就看见在博物馆门前有三个老外,他们一看到我们就开始唱国歌,在广场上我们唱的很开心,给我的感觉是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了。


还有一首歌就是我们去中国饭店吃饭,老板非常非常奇怪地说给我们每人送一杯冰镇啤酒,我想今天我们怎么有那么好的福利?我发现饭店只有我们一桌,最后吃好了,老板说:“大家停一下,我想告诉大家今天是饭店的最后一天,明天就关了,我想唱首歌给大家听”。这对中国夫妻很朴实憨厚,老板娘长得胖胖的,他们就唱“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另外一个人马上就唱“不管风吹雨打……”


我就看到两个华侨离乡背井到了德国,艰苦奋斗了20年,把孩子培养大,然后最后一天他们的三首歌让我感慨他们是多么不容易,唤起了我小时候的记忆给我很大的共鸣。接下来请大家都来讲一讲。



周荣德爷爷:

今年“七一红歌会”我参加歌咏队,唱了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国》,照片上带个红领带的就是我。

周爷爷.png

2019年银康七一活动,第一排右一:周荣德爷爷


“庆七一·红歌献给党”活动我感受很深,因为我和老伴都是童工出生,没有党就没有我们。我今年87岁了,童年正逢抗战时期,在炮火之中四处逃难流浪,后来到上海做童工,解放后我当了工人,我就在中国有机器造纸厂做学徒,那是1951年。


我没离开过这个行业,从当工人到当干部。《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和我的心情联系起来,70年过来了,唱这首歌我心情比较激动。当时的情况是,没有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没有先辈的努力、奋斗牺牲,确实没有现在这样幸福的生活,中国现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解放后我们是“三五干部”,是指五十年代工作、五十年代入党、五十年代当干部。入党以后深有体会,要做好党的工作,党指向哪里就要奔向哪里。前一阵虽然我刚刚开过刀,但我想着一定要参加这个活动。


【歌曲回忆-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 
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 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 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 我就是笑的旋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 分享海的欢乐
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 
永远给我 碧浪清波 心中的歌
心中的歌


张礼正爷爷:

《送战友》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它含义深刻,内容丰富多彩,感动人心。当战友踏上征程,双双默默无语、两眼流泪,为了革命常分手。临别之前,乡亲们再三嘱咐当心夜里受寒北风吹,一路上身体要保重好,亲爱的弟兄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所以这首歌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IMG_8266.JPG

2022虎年春节团拜会活动,左二为张礼正爷爷


我1941年在南京百货商店学生意、工作五年之久, 21岁时回家乡结婚,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后,我老板要到四川重庆去经商,由于本人业务经验熟练,是个多面手,于是在1945年12月20日,跟随经理奉命调往重庆分店,提升我为主任。


离开之前,经理只同意我三天探亲假速去速回。因轮船不等人,所以我在家乡匆匆三个晚上,悲欢离合。清早,慈爱的母亲和贤妻,急急忙忙地送我往汽车站。临别时,上车的一刹那,双方默默无言难免流泪,亲人再三叮嘱我往重庆路途遥远,在大江浪中航行漂泊都要十天十夜,要我当心受寒,千万保重身体,真像这首歌表达的那样。

到达重庆分店后,既来之则安之。日常工作我与经理相互配合默契,所以生意非常繁忙。一年后我要请探亲假回乡,经理再三挽留。首先先帮寻找住房,然后资助现金汇到我家乡,让我只有二十岁的妻子乘飞机千里迢迢空中寻亲,飞抵重庆久别重逢实非易事。1951年重庆解放,店倒闭关门大吉。我领取了两个月的遣散费,携妻儿乘轮船返回上海。


【歌曲回忆-送战友】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送战友,踏征程。
任重道远多艰辛,洒下一路驼铃声。
山叠嶂,水纵横。
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人民养育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


谈薇芳奶奶:

我是1947年(14岁)进纺织厂的,第一天上夜班,10点钟从楼梯上跌倒楼下。一边哭一边到厂里去,想想蛮苦的。我10岁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我们没人管,每天在厂里做苦工,有时也会听无线电广播。印象深刻的歌是《三轮车上的小姐》,当时很时髦的。


三轮车.png

(志愿者老师邹嘉陵依据谈薇芳奶奶所述,画了这幅漫画:《三轮车上的小姐》)


【歌曲回忆-三轮车上的小姐】

三轮车上的小姐真美丽 
西装裤子短大衣
眼睛大来眉毛细 
张开了小嘴笑嘻嘻 
浅浅的酒窝叫人迷
在她身旁坐个怪东西 
年纪倒有七十几
胖胖的身体大肚皮 
满嘴的胡子不整齐 
一身都是血腥气
你为什么对他嗲声嗲气 
他凭什么使你那样欢喜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真叫人看了是交关惹气


贡燃其爷爷:

我是1932年出生的,是党员,原在东海轧钢厂工作。喜欢听评弹,特别是蒋月仙的。过去学评弹要拜老师,交三十担米,可一旦能学出来就可以风风光光,进出坐黄包车。每天我们读书到下午放学啦,前面有观前街,说书行四点开放,苏州地方戏大家都喜欢听,我和同学就会去听俗称的“放汤戏”(快结束时放人进去听)有啥听啥,我手机里现在都是蒋月仙的评弹。



张兰英奶奶:

我在宝山区教育局,做幼儿园老师。1966年到幼儿园做老师。那时候教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那个时候是“公带民”,有幼小、小中、中大。

1.png

张兰英奶奶(右边)和室友杨隆凤奶奶的欢乐合影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虹口区凉城路2283号

电话:021-66980567 17721297036(同微信)

轨交/公交

◇ 地铁3号线江湾镇站下,步行或打车(起步价)
◇ 乘坐108、160、887路公交,至凉城路三门路站下车
◇ 乘坐118、187、597、745、749、812、850路公交,至场中路江杨南路站下车
◇ 乘坐108、132、133、160、21路公交,至凉城路丰镇路站下车
◇ 乘坐66、874、875路公交,至场中路沽源路下车

轨交/公交

◇ 南北高架转中环广粤路出口下,走汶水东路至凉城路左转,沿凉城路朝北,直走穿过场中路铁道口,直行约300米
◇ 逸仙路高架场中路出口下,沿场中路直走至水电路口,从旱桥辅道直行至铁路口,右拐行百余米左右